欢迎您光临本站
首页 > 动态报道 > 正文

把有意义的报道写得有意思

admin头像

时间:2023-01-28 17:03:40

admin
管理员
动态报道
936 0

简介:  “谢伏瞻至少三次在公共场合谈及微信使用,在他眼中微信至少有三种‘正确的打开方式’:创新工作、浏览信息、交流联系……”   6月12日,河南日报客户端率先推出的时政新闻报道...

  “谢伏瞻至少三次在公共场合谈及微信使用,在他眼中微信至少有三种‘正确的打开方式’:创新工作、浏览信息、交流联系……”

  6月12日,河南日报客户端率先推出的时政新闻报道《省委微信的三种“正确打开方式”》,充满着生活气息,对领导活动报道采用了一种柔性表达方式。既实现了把时政报道做新做活做出彩,让其更接地气、更富感染力,又使读者产生了强烈共鸣,受到网友的热切关注和好评。

  《省委微信的三种“正确打开方式”》这篇报道,从标题到内文都巧妙地运用了网络语言,使得报道独具特色、富有时代气息,从而有效地贴近了读者,特别是青年读者。只有贴近才会被认同,才能吸引更多读者阅读、转发,争取到最佳的报道效果。

  6月8日至9日,省委、省会主任谢伏瞻到濮阳市、鹤壁市调研。谢伏瞻十分关心滩区居民搬入社区后的党员活动开展情况,与乡村负责人研究推进“两学一做”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,他提出“党建抓手要找准,学习模式接地气”。

  记者在采访时敏锐地捕捉到了一个细节,谢给驻村干部支招:可以通过建微信群等方式,让大家及时了解有关要求、交流学习心得、谈谈困难问题。着重点明“这也是一种有效的服务形式”。记者反应迅速地梳理出以往报道中谢在公共场合谈及微信的片段,并恰如其分地利用这些充满生活气息的故事——《谢伏瞻现场支招:建立微信群,创新流动党员学习方式》等,勾勒出一位很潮、很个性,善于运用朋友圈、微信等传播工具开展工作的省委。

  报道用“小细节”做“大文章”,使时政报道生动、丰富,既贴近百姓,又入心暖心,读者、网友们纷纷点赞、评论,争取到了引导的最佳效果。

  6月12日晚8时,河南日报客户端率先推出该报道后,不到两个小时,总阅览量迅速突破3万人次。22:15,河南日报官方微信推出该报道,很快引来网友的热烈跟帖。6月13日,大河客户端、河南商报“掌中河南”客户端、大河网、河南手机报早报及新界客户端等平台跟进报道。6月14日,该报道先后被国内数十家网站和新媒体转载,在社会上产生了强烈反响。截至6月15日,该报道在河南日报客户端的总计浏览量为5.8万余次,点赞103条、评论54条;大河客户端点击量为2万余次,转发量54次、点赞35条;大河报官方微博阅读量3.8万余次。在河南商报“掌中河南”客户端,阅读量2.4万余次,点赞2472条;在大河网的浏览量达到45.8万次,互动跟帖留言50余条。

  习总曾强调指出,党的新闻工作要坚持正确方向、创新方法手段,提高新闻传播力、引导力。阅评员认为,《省委微信的三种“正确打开方式”》一文,正是创新时政新闻写作方法手段的一个成功案例。时政新闻内容本身都是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,想要让读者尽快接受、易于接受,达到最佳传播效果,就要想办法把有意义的事讲得有意思。媒体在报道时政新闻、领导活动时,应摆脱高高在上、板着面孔说话的旧有模式,善于发现细节、活用技巧,让报道有血有肉有温度。以小见大、见微知著,写出的报道才能让读者喜欢看、看得懂。希望各媒体能从这一案例中得到更深的启发和借鉴,创新出更多更好的时政新闻报道。

版权声明:本站所提供的文章、图片等内容均为用户发布或互联网整理而来,仅供学习参考,如有侵犯您的版权,请联系我们客服人员删除。

96

暂无评论

文明用语